LV.

36

GP

6k

【攻略】大傳攻基本教學手冊|看完連猴子也學得會怎麼用大傳攻,學會傳攻通關不愁

攻略心得

樓主

凜♥ 龍♔

kevin670

GP40

BP-

2021-10-01 15:54:26 編輯

《大傳攻基本教學手冊》※一些數字精算和一些微操雖對傷害確實會有微量影響,但以「通關角度」來說影響不大因此不過多贅述。<目錄>

目錄

成員介紹

隊形介紹

操作方式

<成員介紹>1.核心角色(必備) 首先,大傳攻最核心的兩個角色分別是以下兩位: 在不考慮關卡有特殊機制幫你回技能CD的情況下(例:塔S4-45),要讓傳攻機制能動起來這兩隻角色是必須的。2.增攻角色 接著是傳攻的增攻配件: 其中選擇優先度依序為:聖女≒夏露>黑白>露露 基本上未來出現類似的增攻角色也都可以進來,自己衡量哪隻帶來的效益最高。3.輸出角色※※※ ↓↓↓ 這段很重要,必讀 ↓↓↓ ※※※在傳攻隊內有優秀表現 ≠ 脫離傳攻隊後依然表現優秀在傳攻隊內有優秀表現 ≠ 脫離傳攻隊後依然表現優秀在傳攻隊內有優秀表現 ≠ 脫離傳攻隊後依然表現優秀 輸出選擇是只考慮在傳攻隊裡面的表現,與是否推薦去練該角色並沒有直接關聯。 因此是否要練該角色仍請至文末《延伸閱讀》看角色評價。※※※ ↑↑↑ 這段很重要,必讀 ↑↑↑ ※※※ 最後是把傳攻製造出來的海量攻擊力buff一口氣打出去的角色,這個位子的選擇就很多了,這邊舉幾個比較優秀的選擇:※這裡的打手選擇建議不會隨著版本更新新增角色,不然沒完沒了。 是否適合作為傳攻的輸出手請自行查閱角色評價文。 先說一下,並不是只有這幾隻角色可以擔當傳攻隊的輸出角色,只是這幾隻的效益較高表現較好,實際上只要是有不差的大招傷害%數(有其他額外加成更好),那就能作為傳攻隊的主輸出手,例如下圖: 路邊隨手撿來的一頭牛因為大招%數有514%,因此也能打出這樣的傷害。 接下來稍微簡單介紹一下有被特別點名的這7位打手的優缺點與特色。精靈王、矮人王 這兩個戳包我就放一起講,先強調一下,如果你沒有練這兩隻角色,不需要為了傳攻隊去練這兩隻角色,但如果你已經有練了這兩隻角色,可以把他們丟進傳攻隊來用。 矮人王比較單純,就是他有遊戲最高的表面大招倍率(實際上因為其他的被動和天生體質差異,夏貓輸出能力完勝矮人王),所以他可以很有效的放大傳攻製造的攻擊力。 精靈王則比較複雜一點,本身大招倍率其實還好只有625%(5絆),但他可以放在「夏露當隊長」的傳攻隊伍內,做出較為優秀的輸出,因此若是夏露當隊長的情況下,輸出手放練好的精靈王輸出表現是很不錯的。 兩篇文章看完自己決定到底練不練精靈王(點文字有連結):【文章1】、【文章2】偶伊 偶伊算是比較沒那麼直觀的傳攻隊輸出手,因為他是使用DOT的方式做輸出,算是比較特別的選擇,他也不像其他傳攻隊成員是在一回合內把高額輸出一口氣轟出去,但是他的大招透過傳攻隊製造高攻擊力後再放出去,可以持續做6回合的高傷害DOT輸出,以總輸出量來說是非常可觀的數字。夏狐 夏狐憑藉著自身的體質優勢(夏日角色的血攻基質都相對較高),以及不錯的被動和也有一定水準的大招倍率,意外的其實放在傳攻隊內傷害也不低,夏露當隊長的情況下甚至是「理論總傷害」最高。夏貓 其實夏貓也沒啥好講的,就他拳頭帳面倍率雖然比較低,但在被動和體質影響下比矮人王大顆這樣。托特拉 托特拉基本上傷害只有小輸夏貓一點點,但考量到製造難度(非限定、SR較易5絆),托特拉我認為是小課無課最容易達到完美的大傳攻輸出手,當然SR上五星的難度也不低就是了,但至少這個可以花時間慢慢農,不受運氣和限定時段獲得影響。諾諾可 阿就群體最高倍率,沒啥好講的吧? 都看過我塔S4-45拿來沖洗髒污了吧。<基本隊形介紹> 這邊介紹兩個基礎的隊形,一種是艾可帶隊的追求「單發最高傷害」隊形。【艾可 <增攻> 煌星 <增攻> <打手>】(隊伍僅為示範) 另一種隊形則是夏露帶隊的追求「最高總傷害」隊形。【夏露 <增攻> 煌星 艾可 <打手>】(隊伍僅為示範) 補充一下,傳攻隊並非只有以上兩種隊形,也有雙砲管的頭尾都帶打手的特殊隊形,不過那些進階變形帶法基本上核心思想還是不變,就是透過煌星和艾可來疊兩回合的攻擊力,藉此把增加攻擊力的效果最大化。 而在艾可隊長的隊形裡面,增攻A、B原則上增攻%數、自身攻擊基質高的往左邊放,但並非一定,這部分如果想要追求最大效益會看每個人的練度不同而有不同,所以建議自己實際進關卡測試比較快。<操作方式> 在解說操作方式之前,先講解幾個會影響到操作的被動技能煌星的五星被動、夏露的三星被動 夏露的三星被動在每4n+1的回合啟動,作用回合為: 「5、9、13、17、21、25、29、33、37、41、45、49」 煌星的五星被動在每6n+1的回合啟動,並持續兩回合,作用回合為: 「7、8、13、14、19、20、25、26、31、32、37、38、43、44、49、50」 因此取兩者共同覆蓋到的情況,最佳的輸出回合就是: 「13、25、37、49」 要挑戰極限數字的可以多注意在上述的幾個回合做爆發。 接著來解說基本操作,基本上每次進行爆發輸出時的關鍵回合就是「爆發當回合和前一回合」,為方便講解下方以「蓄力回」和「爆發回」稱呼。 蓄力回:(爆發回前一回合) 夏露大招→艾可普攻→黑白or露露普攻→煌星大招→打手普攻or防禦 爆發回: 艾可大招→煌星大招→黑白、夏露普攻→露露大招→打手大招 (原則上除了前兩步驟固定,後續的黑鴨露通常由左至右行動,實際上最佳手順會因每個人練度不同而有不同,想追求最佳數字請自行測試。) 另外補充說明,不要再有「開大傷害就一定比較高」的奇怪想法了,我有看到竟然有人問過我爆發時黑白的大招也開傷害會不會比較高,我真的是滿臉問號。 請好好去看一看黑白的技能組,黑白開大的當回合增攻效益是比普攻還要差的,原因在於黑白大招本身沒有任何增攻,並且也只有三星被動有一條「增攻10%(12回合)」的定值增攻,效益是遠低於黑白普攻的「以自身攻擊力n%增攻」的。黑白大招:黑白三星被動:黑白普攻: 當然如果黑白的大招提前開,讓那個增攻10%持續掛在那邊,蓄力回和爆發回時黑白進行普攻,那黑白的大招就可以帶來效益讓傷害更上去,所以黑白的大招並非是完全不開,而是你要挑對時機開。艾可帶頭版本-示範影片:(簡單拍攝以13T為目標進行一波爆發。)夏露帶頭版本-示範影片:(因為鴨頭版本是持續一直做輸出的,所以很難找到比較適合的木樁關卡,只能直接拿塔S4-60來簡單示範一下,只拍到5T做第一波爆發而已。)《延伸閱讀》在下面留言問《延伸閱讀》有答案的東西我一律無視。下方《》內的文字皆為超連結,可直接點擊連結至該文章觀看。《天下布魔 遊戲系統介紹》(新手必讀)-新手會問的問題裡面基本上9成都有答案,基本上都是大家已經回答到爛掉的東西。《論資源分配的重要性》(新手必讀)-正確的做好資源分配對新手而言非常重要,否則未來角色東缺西缺啥都練不起來可不要怪我沒提醒。《全角色|個人主觀評價、首抽推薦程度、角色特色介紹、角色常用暱稱》(新手必讀)-不要再問哪個角色好不好、首抽要抽誰、這隻要不要練了,去看文。《天下布魔工具箱》(已停止更新)-內有全境徵才篩選器、角色潛力計算、隊伍編成等各種實用功能。《大傳攻基本教學手冊》-別再問大傳攻到底怎麼用了,猴子也看得懂學得會的教學就在這裡。《派遣操作指南書》-不知道派遣哪個區域有什麼東西嗎? 不知道派遣角色該怎麼練嗎? 那就來看一看吧。《個人練度紀錄》-別再問我隊伍練度是多少了,自己去看紀錄對照。《魔獄塔5|45、50、55、60層|3★|聖女隊接球一隊打到底,附部分機制說明&打法參考》《魔獄塔5|45、50、55、60層|3★|趁60層BUG改掉前把奈米課的分帳也打通了》-如果打不過可以參考一下我怎麼打的,還有敵方的機制跟一些要注意重點。《時之裂縫-第一季- 關卡重點簡易整理、通關隊伍參考》-時之裂縫隊伍真的只能參考,每個人牛棚不一樣,只能自己做分配。

40

-

還有 3 則留言

排序:由舊到新

收合留言

顯示舊留言

❤加賀我老婆❤

之前好像有提到安絲娜也適合當隊員?

B4

2021-09-14 21:25:43

回覆

夏天芒果

大大 我想問一下 那在沒有夏露的情況下 增攻角色帶聖母+黑白還是聖母+露露哪個會比較好?(黑白已經5星)

B5

2021-09-17 07:04:20

回覆

凜♥ 龍♔

[j070803:小魚兒]其中選擇優先度依序為:聖女≒夏露>黑白>露露

B6

2021-09-17 08:59:53

回覆

凜♥ 龍♔

文中寫很清楚了 請回去詳讀

B7

2021-09-17 09:00:12

回覆

夏天芒果

瞭解 感謝大大 因為在想說沒有露露好像就沒補 >< 但忘記聖母也能奶

B8

2021-09-17 10:08:00

回覆

連結

文字顏色

更多顏色

背景顏色

更多顏色

特大

很大

字級

粗體

斜體

底線

刪除線

清除格式

更多顏色

未登入的勇者,要加入討論嗎?

延伸閱讀

討論

魔獄塔第五期通關隊伍分享集中串

攻略

狂歡之夜通關分享

心得

本人聲明(文末附IOS安裝教學)

心得

Android安裝天下布魔之教學

板務人員:歡迎申請板主

引言回覆

收藏文章

看他的文

複製連結

卡留言

刪除文章

編輯文章

檢舉文章

嵌入文章

刪除

閱覽分級

水桶

M文

收精華區

管理本頁

IP 位置

發文時間

編輯留言

刪除留言

檢舉留言

作品介紹

水桶名單

分享

關閉圖片影片

設定

查看全文

卡回文

【攻略】大傳攻基本教學手冊|看完連猴子也學得會怎麼用大傳攻,學會傳攻通關不愁

本站所刊載之圖文內容等版權皆屬原廠商或原作者所有,非經同意請勿轉載

巴 哈 姆 特 電 玩 資 訊 站 https://www.gamer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