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与「全面生产管理」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,請見「TPM」。

TPM(英語: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),即“全员生产维修”,70年代起源于日本,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,其主要点就在“生产维修”及“全员参与”上。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,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。中文翻譯為「全面生產管理」,是一種以設備為中心展開效率化改善的製造管理技術,與全面品質管理(Total Quality Management,TQM)、精實生產(Lean Production)並稱為世界級三大製造管理技術。

TPM自1971年正式誕生於日本,在1989年之前主要的重點有五項,焦點放在設備面:

設備效率化的個別改善(以管理者及技術支援者來進行6大損失的對策);

建立以作業人員為中心的5S(自主保養)體制;

建立保養部門的計畫保養體制;

操作及保養技能的訓練;

建立設備初期管理的體制。

在1989年之後,其重點由五項增加為八項,焦點由設備面擴增至企業整體面:

設備效率化的個別改善;

自主保養體制的確立;

計劃保養體制的確立;

MP設計和初期流動管理體制的確立;

建立品質保養體制;

教育訓練;

管理間接部門的效率化;

安全、衛生和環境的管理。

目前TPM在世界各國各企業間都普遍在實施,對於生產效率的提升方面,也產生了實質的幫助。